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

若这是无心伤害……

很久没爬文了,今天有件事让我想写一写。

创作歌手王若琳在接受本地某电台访问后,在面子书上发表“不舒服”感受,原因来自事先已告知,不想谈首张专辑的事,结果DJ还就此大聊,而DJ也放话回应,要求王小姐事前要“申请”。

很明显的,这是沟通上的问题。一般上,歌手如果有不想触及的话题,肯定透过经纪人传话,这话有没有成功传到,还是主持人硬要牵牛入牛栏,这只有他俩知道。

大部分歌手在“代誌大条”后,在公司的建议下,皆会删除曾发表过的留言,王若琳没有这么做,反而越写越多,直直来的个性,终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。

我在她第二张专辑宣传期曾专访过她,传说中她难搞、不好沟通等等,接触过后,我倒觉得如此形容她的人,是还没见识过什么叫真正的难搞。

那一次,我们也谈到了第一张专辑的事,她告诉我,那不是她要做的专辑,那是经历许多压力、挣扎,最后妥协出来的音乐,发片那一晚,她回家大哭了一场。

“我觉得自己做错事,那根本不是我想要的。”我一直很记得她说的这句话。

当时,我对她说:“Just take it easy.”她很激动,说做不到!对于她的情绪,我不太理解,但是我依然笑笑安慰她说,没关系,我喜欢那张专辑。

后来,她再发片,上了《康熙》宣传,再次谈到首张专辑的事,谈着谈着,她就哭了。

原来,这真是她心里的一个打不开的结,正如她而言,这是她情绪上的障碍,是她人生中最沮丧跟难过的一段时期。

身为一个访问者,有时身不由己要逼着去问一些讨人厌的问题在所难免,但大部分的时,在处理软性谈话访问,也没有太多的非问不可,尤其是在受访者特别要求“别问”,能做的也只有旁敲侧击,若对方真愿意打开心扉畅谈,那就考访问者的智慧与功力了。

我常在想,接受访问的人真的要有勇气,沟通本来就是一门学问,然而有时有沟没有通,访谈会变成怎样的文章,会得到怎样的宣传效果或反效果,这真是“看运气”。

我相信这次王若琳的“不舒服”事件,纯属一场沟通上没有做好的意外,主持人亦无心伤害,只能说功课做得不够,不晓得严重性,“第一张专辑”的话题,是王若琳的死穴,下次大家就别乱去点这穴就好。

我喜欢某个歌迷的留言,他告诉王若琳:再走远一些,回头看。我觉得这留言有深度。对于这位我一直很欣赏的歌手,我只想说,每一个作品都有它自己的命运,你在老早将它“生”了出来,无论爱或不爱它,那是一个足迹,有谁没有过去?

王若琳,今后就放过自己吧。